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不爽不要做? 醫師轉職障礙之我見(下)




(上集:不爽不要做? 醫師轉職障礙之我見(上)

作者:李宣澤







轉職障礙三、高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就是先前已經付出的「投資」── 金錢,時間與心力都算。

金錢方面,醫學系的學費雖然比一般學系高,但相對於國外的醫學系已經低很多,為了避免「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再贅述。

最關鍵的沉沒成本,還是時間心力。醫學系要讀七年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這七年就算養成了嗎?還沒呢!在上集有提到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至少還要花上五到十年的時間。曾有人開玩笑說過:「即使升上了主治醫師,都還是隻菜鳥」,顯示醫師養成過程真的是曠日廢時。

而在每個階段除了工作經驗,會累積極大量醫學專業知識。這些經驗和知識可不是上課就能得來,而是得利用超長的工時以及下班後持續的自我進修才能換到。但殘酷的,由於這些知識不屬於「可轉換技能」,在別的領域沒辦法創造收益,因此每多花一天工作、讀書,就是在「轉職的時間與心力沉沒成本」上面,多加一塊錢。

這跟謝文憲憲哥提過他「人生兩次轉職,表面上三份不同工作,其實都跟『銷售』有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銷售」屬於可轉移技能,所以不會添增轉職的沉沒成本。但怎麼幫病人放心導管......你說這個技能要怎麼轉移?我實在想不出來。

所以談到醫師為什麼不轉職,很多前輩們會說「我只會這個,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

能不能跨界學習第二專長只是其次,關鍵是沉沒成本真的太大了。




轉職障礙四、高工作成就感





寫到這裡,我想先請大家幫個忙:

閉上眼睛,想像一位曾經幫助過你的醫師,輕聲說一句「謝謝」。

















結束了嗎?好,我們繼續。

為什麼請大家幫這個忙?因為根據我三年多來非官方且不完整的市場調查顯示,「高度的工作成就感」,就是支持很多好醫師持續在這個惡劣醫療環境中堅守崗位的原因。這些醫師明知道薪水不如以往還會被亂扣、工時超長沒時間陪家人吃晚飯,但為了把病人從鬼門關救回來的那股成就感,為了團隊成員的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很多醫師還是牙一咬、腎上腺素一衝,就決定留了下來。

我每次看到這種醫師,都油然生起一股敬畏。但偏偏這種好醫師,最常是醫療訴訟的受害者。

為什麼呢?因為對患者有使命感的醫師,在四大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和急、重症領域特別多。而這些科別偏偏是醫療訴訟的集中地,就導致「好人撞到鬼」這種荒唐事,讓人每每在電腦螢幕前拍桌痛罵!

就像台大醫院婦產科施景中醫師,專門處理一般產科醫師根本無法處理的高齡和危險的生產(學術名稱:高危險妊娠),在這個人人自危不敢走四大科的時代,這樣的好人居然也會有人對他提告!?我真不知這位提告者是瞎了眼還是蒙了心?當初聽到施醫師其實也需要上法院,我真是啞口無言,痛徹心扉。

高工作成就感,造就了醫師堅守崗位的偉大情操,但同時也強化了轉職的難度。因為這種成就感只要嘗過一次,就很難在其他領域中得到

理財專員幫客戶賺了三倍,會有這種成就感嗎?

烘焙師傅做出世界第一的麵包,能有救人於危難的自我肯定嗎?

你可以說這些醫師傻得可以,「幹嘛為這個虛無飄渺的成就感奉獻一生?」,但你無法否認,就是這群傻子撐起了台灣搖搖欲墜的醫療體系,讓我們的家人要看病、要開刀、要生小孩還找的到醫院。他們付出的,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 ── 我念了七年醫學系,都自忖沒能有這樣的情操,一般人要體會,那是更困難了。

所以,在了解了這個事實之後,請對那些穿著白袍、有時頭髮來不及整理、讓你等很久卻只看一下下的醫療人員們,多一點「理解之同情」。



轉職障礙五、家族期待


終於來到最後一個轉職障礙了,會把它擺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是因為無論對我或是整個台灣來說,「家族期待」無疑是醫師轉職的最大殺手,同時也是不斷把孩子往醫師這個圍城的最大推手。



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拼命擠;
圍城與家族期待,令人感慨。

問問你的醫師朋友吧!「你當初為什麼要念醫學系?」

「分數到了」、「爸媽要求」、「喜歡生物,不討厭就念了」

第一個跟第二個有關,第三個基本上也差不多。事實上,台灣的孩子會念醫學系,十之八九都跟家族因素有關。

有人看到這邊會覺得我可能有點憤世嫉俗。但大家想想看:這世上能有幾個天才, 能夠在 18 歲就想好一輩子要犧牲個人自由和時間投身醫界,「濟弱扶傾」?

再強調一次,是 18歲欸!不是 28歲或者 38歲。這群孩子填下志願的前一刻在幹嘛?在準備考試;那準備考試的前一刻在幹嘛?在準備上一場考試。能夠考進醫學系的「優等生」,通常最大的專長就是考試。就因為這樣,我們能夠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過關斬將,搶下「當醫師」這張門票。換句話說,在決定要投身醫界之前,大多數孩子根本沒有 ── 也沒有能力 ── 想清楚。

但你說拿下門票時,沒有真的「想清楚」的孩子嗎?不能說沒有,而是就算他當時真的這麼想,也只是基於對這個行業的一個模糊印象

「可以幫助人」、「喜歡生物又想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看隔壁某某診所的醫師生活過得很好.....」

「小時候很感謝某個醫師......」

換言之,用以做出這個決策的資訊是不完整的,決策的流程也有大量的外力介入。這樣的決策,以商業界的標準還看,品質不會有問題嗎?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念醫學系,但相當贊同國外和高雄醫學院的後醫制度的原因。因為要求一個孩子為他在 18 歲還不成熟時,倉促做出的決定,賭上一輩子的生活品質和惡劣的醫療環境搏鬥?這怎麼想都很不公平。

為什麼用「賭」這個字?因為父母長輩們說服孩子念醫學系時,絕對不會提到

還記得每年申請入學結束,錄取醫學系那些同學受訪時講的漂亮話嗎?我也曾是其中之一,
現在回想當時「棄獸醫選醫學」的那番邏輯,自己都會臉紅。因為包裝得這麼漂亮,其實不就是為了說服自己「順從家族期待」而已嗎?對,我的確不討厭當醫生,但當時明明傾盡一切心力申請獸醫系,而人家也給我榜首之銜,結果我為了家族期待,還是硬生生放掉了台大獸醫系的名額,投身醫學。

重點不在於現在當獸醫會如何如何,而是我選擇了家族期待,而非順從內心的渴望

如果連我一個還沒正式當醫師的醫學系畢業生都能有這麼多的糾結,那對已經當了好幾年醫生、家族已經習慣有個醫師的人來說,要想割捨「家族期待」就更困難了。

首先,台灣的家長對於安穩的追求是出了名的,鍾子偉先生在新書《22歲起,選那個不做會後悔的決定》中大量闡釋,不再贅述。大家可以想想:很多人即使有了不錯的薪水,或者創業成功,家人基於職業安穩,還是會不斷說服孩子「去考公務員」,即使自己天天罵政府,還是做這種矛盾事。背後的邏輯?當然是想尋求政府的保護,換那份「穩定的薪水」。

所以,如果「自廢武功」,離開醫師這條安穩的道路,這種「腦殘」行為,要想不家庭革命?天方夜譚。

再來,很多家長之所以賦予孩子從醫很高的期待,還有兩個理由 ── 當年的夢想,以及人脈關係。當年的夢想很好理解,就是自己以前沒能當上醫師(而那個年代醫師又特別尊榮),所以期待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當年的夢想,也算是種「人生里程碑」吧!

至於人脈關係,是我認為比較務實且可以理解的。畢竟家人生了病,有個人可以諮詢,或者有事情可以「喬」一下病房或醫師,家裡有個人當醫生還是方便得多。大家別說我亂爆料或者在指涉誰啊,台灣這種現象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有「關係」在急診室躺兩天就有病房,沒「關係」可能躺個七天都還不一定。這不是醫師道德操守問題,而是因為醫療資源早已供不應求,所以大家只好在既有的體系(鑑制度)之外,尋求達到目的的另一條「阻力最小的路」。

換成是你,你拒絕的了嗎?病房主任打電話過來說自己姑丈的姊夫要住院?你能不弄張病床出來?

但阻力最小的路,只能靠關係嗎?這又說到另一個殘酷的點 ── 其實醫療從來就不是公平的。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即使到台大醫院看診,不會見到王金平、張忠謀、林志玲這些人呢?為什麼立法委員們做健康檢查,不會剛好在醫院門口被堵到然後接受訪問呢?很簡單,因為這些人的身分地位、經濟能力,讓他們享有「特殊」的醫療待遇:他們走不同的門、看門診不用等、住不同的病房、醫師和護理師都是一時之選

我們不需要抱怨什麼不公平或是不公義,資本主義社會本來就充滿著各種不公平 ── 事實上,像鑑制度這樣,企圖打造一個社會主義式的烏托邦醫療榮景,對民眾才是真正的不公平。這個之後可以另開文章細談,但在此我想表達的事情 ── 要想掌握醫療資源,家裡不一定得有醫師。有錢、有社會地位、或者對人們的好處夠大,就算家裡沒有醫師,醫療資源也能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好的協助。

我相信,陳樹菊阿姨今天如果需要到台大看診,一定也會有特別待遇。

就更甭說,因為新思惟國際的關係,很多醫師已經主動走出白色巨塔,親近人民。想認識醫師嗎?不用再去婚友社或堵門診啦!臉書上喊一嗓子(當然,我們自己得是個人物,不然醫護人員很忙,沒時間多回訊息的),課程多參加幾場,我們一年能建立起的的醫療人脈,可能比老爸老媽那代累積一輩子還多。

做個小結:無論是基於經濟穩定當年的夢想,或是人脈關係,都讓家族期待成為台灣醫師轉職的首要絆腳。在此強調:我沒有說當醫師不好,如果是基於「自由意志」想當醫師當然很好,但如果自己沒有想清楚,就照著家人的期待,「先填了再說」,真的很危險。因為,基於這篇文章提到的各種轉職障礙,讀者們應該已經能夠體會為什麼醫師很難「不爽就不要做」。所以,如果你恰好是個高中準畢業生,或者大學畢業正在考慮投身後醫,請務必再三考慮。



結語│如果不能不爽就不做,怎麼辦?


高而穩定的薪水、名聲與個人期待、高沉沒成本、高工作成就感以及家族期待,是醫師這行享受的頂級待遇,卻也導致轉職障礙,無法「不爽就不做」。你問我怎麼辦?對不起,跟市場價值系列的答案一樣 ── 如果我早已有解,我還需要糾結嗎?我只能借用已故作家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中最著名的四個字與讀者共勉:





無論在人生中哪個時間點,永遠先決定自己要去哪裡(終極目標),才決定現在要做什麼事。

其實阿,你說醫師這行有這麼糟糕嗎?倒也不會啦,上述五個轉職障礙如果反過來看,不都是這行的的好處與優勢嗎?所以一個行業好不好,重點不在於它的性質,而在於它能給的好處和必需付出的代價,是不是我們想要並願意承受的。想要自由,就必須放棄安穩;想要寬廣的生活圈,就得習慣接受拒絕。

我的兩位貴人張國洋、姚詩豪老師都曾說過:「人生就是一連串的交換。」我不敢說自己過去都換得對,也無法保證未來都換得明智。只能警醒自己,今後,一切交換,都要忠於自我、眼光放遠。因為一個選擇,影響的不只是當下,而是可能很久,很久.......

18 歲那年選擇醫學系的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今後會不會再有類似的轉折?


























我才不告訴你呢 XD。







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有趣嗎? 請按分享
或者對於「醫師轉職」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