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學員心得│愛在哪裡?只有自己知道(余迪麟)

2015 年 7 月 3 日星期五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之學生心得

作  者│余迪麟 (北醫醫學系二年級學生)
版權聲明│本人余迪麟同意李宣澤轉載於部落格並註明出處
整  理│李宣澤





「醫學系的學生,應該是很會做筆記的吧!」

相信不少人都會這麼認為,覺得醫學系的學生很會讀書,所以筆記也都會做得很好。

不過對我來說,筆記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個頭疼的問題。無論是上課或是聽講,時常就是把投影片裡頭的文字,加上講者說的內容給抄寫下來。但是寫好之後就只是寫好而已,很少有機會再去翻開來看,當時到底記下哪些東西,有哪些對自己是有助益的,更別說是做進一步的整理了。



而當自己看到一些「神人級」的漂亮筆記時,總是不禁感嘆,為什麼自己筆下的總是這種玩意?

乃聆聽葉丙成教授在松菸文創的簡報演講之筆記  
當時的自己只是把眼中看到的一切和耳中聽到的一切抄寫下來


不過直到聽了宣澤學長這次有關筆記的演說後,我才發覺我以前對筆記的印象是多麼狹隘,也讓我過往對筆記的迷思給一掃而空。

以下便將我對這堂課的收穫整理成三大項。



以終為始:你為什麼要寫下這份筆記?


我在小說社的第一堂社課當中,曾引用尼采說過的話「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藉此告訴學弟妹,在動筆寫作之前要了解自己為何要寫下這篇作品,想要表達什麼想,這樣才能夠讓故事緊跟主題而不鬆散。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我一開始便跟學弟妹強調的重點卻成了自己的盲點,直到宣澤學長在演講開場時點出這一點時,我才發覺到,我做筆記應該不只是單純的抄寫才對。甚至說,即便是抄,應該也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抄寫才對。就像史官提筆記錄史事以鑑古今,記者提筆記錄事件以通知眾人,我寫下這份筆記,將我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學長的提點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讓我開始去思考自己為何去做筆記。

簡報禪(Presentation Zen)說到:

「做簡報前,要去想你簡報的重點是什麼?為什麼它重要到你必須要講出來?」

我想這對於筆記製作也是同樣的概念。



破解迷思,追尋那屬於你自己的筆記


過往對於筆記的印象,總是條理分明、字跡工整、附有插圖和表格,而且能夠把內容完整記錄下來,相信大家都和我有類似的看法。但是聽了宣澤學長的對於迷思的分析和生動舉例,讓我明白原來這些都不是筆記的核心。

就拿內容詳細度來說,學長說過去的我們就像猴子一樣,看到瓶子裡的食物就緊抓不放,結果反而落得一場空。反觀翠鳥,可以待在樹梢頭上久久不動,但一逮到機會便立刻出手,從而獲得獵物。我們過去一直都專注於內容的完整性,卻忽略了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想獲得的。當我們撥開雲霧,望見吸引我們的那道光芒時,才發現原來對我們真正重要的其實就是那些而已。

而當我們把過往對筆記應該怎樣怎樣的思維丟掉,重新看待手中的筆記,並以學長傳授的紀錄作法做整理,才能找到那專屬於自己的筆記。


↑ 筆者和李宣澤學長之合照


14 個月的 Gap Year,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雖然這堂課叫做「演講筆記實戰講座」,但我覺得有一部份其實是「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就如同福哥在上台的技術一書中提到:

「透過上台,可以傳達新的想法,說服對方原有的觀念,以具體行動改變世界」

宣澤學長除了用這堂課講解自己的筆記術外,他更想藉由這次機會向世人講述他的故事,藉由他這 14 個月來對自己的充實之旅,讓我們思考,在忙碌且煩雜的人生中,有什麼是我們想做的?有什麼是我們想學的?有什麼是我們不惜花費一切也想得到的?

在日文歌「君にできるなにか」中有一段歌詞「愛在哪裡?當查覺到時,一定能夠找到唯有自己才能夠做到的事情。」當我們聽到自己內心的那股聲音時,相信就能如同學長那樣,找到唯有自己才能夠做到的事情吧!











工商服務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目前因宣澤回醫院上班,暫時落幕,預計 6 個月後全新改版。如您有意願於第一時間收到開課通知,請加入等候清單,團隊將於重新開課後第一時間與您優先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