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不爽不要做? 醫師轉職障礙之我見(上)






作者:李宣澤

自從八仙塵爆事件以來,醫師過勞的討論難得地能夠攻佔媒體版面 ── 也算是一種讓人苦笑的意外收穫吧?但有趣的是,網路上也開始出現這樣的討論串,而且討論還相當熱烈,三天內爆出超過 3000 則的評價與 30 篇以上的回文,甚至釣出了神隱已久的「PCMAN」。




不過,我覺得可惜的是,多數回文流於情緒化,對爭取民眾的支持幫助有限;不然就是只講到了一部份原因,沒能對「醫師為什麼很少不爽就不做了」這件事情做出很好的解釋。恰好最近在思考生涯規劃,決定將自己認為的 5 個原因寫下來拋磚引玉,如果有遺漏的,還請各位前輩補充。這 5 個原因分別是:高而穩定的薪水名聲與個人期待(以上兩點可合計為「高機會成本」)、高沉沒成本高工作成就感以及家族期待




轉職障礙一、高而穩定的薪水


醫界前輩們翻白眼之前,請聽我解釋。

這裡的「高」,是「相對」地高,並不是「絕對」地高。因為物制度的關係,醫師的收入大不如前,三不五時還有鑑寶局討厭的還我河山運動。但相對一般行業,醫師的收入還是比較高,而且重點是,穩定

想把興趣當飯吃? 請搞定"市場價值"系列文中已簡單提過「穩定」這個概念,而且這是社會普遍的認知,就不再贅述。這回要來給大家一些具體的數字,話得從實習時候講起。醫學生大學七年級那一年,會到醫院去「實習」,所以又稱作「實習醫師」(雖然這時候其實還沒有醫師執照)。實習醫師有沒有收入呢?。以我之前待過的醫院為例,一個月 10幾K 還是有的。

雖然養活自己都不夠,但,很多同學去一般企業實習,連半毛錢都沒有呢!所以醫師這行收入相對人家來得高,從實習階段就開始了。

接著,畢業後當「住院醫師」在病房轉來轉去,算是社會新鮮人吧?雖然薪水離年薪百萬通常還有段距離(但各家醫院還是會有差異),但住院醫師的收入也不會低於 50K ── 相對於新鮮人,又高了些。而熬熬熬熬了四五六七年,熬到能獨當一面,變成「主治醫師」,薪水是多少呢?

這個階段的幅度就大了,端看待在醫院還是診所以及所在的科別。待在大醫院的內科系主治醫師,可能年薪 100 到 150;外科系或是自己開業,有機會突破 200 甚至 300,所以相對一般 30 歲出頭的職場工作者,薪水還是比較高,即便我們上一代流傳下來那種「做三個月就買一棟樓」的神話故事已經不復存在。

但,這樣「偏高而穩定」的薪資,是怎麼換來的呢?

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解釋過醫師的值班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值班有什麼不一樣(延伸閱讀:「額外」的工作?談談在值班「不自由」中保有小幸福),大家看那篇文章,簡單算算就會知道:以住院醫師為例,一星期工作時數的基本盤是:

 8 小時 X 5 天 = 40 小時

所以一個月就是:

 40 X 4 = 160 小時 

這個各行各業都一樣,沒什麼好說嘴。但,重點來了 ── 住院醫師每 3 到 4 天要值一次夜班,也就是晚上六點下班之後,要繼續在醫院待到隔天早上.....然後繼續上班

而且平均一個月 8 次周末天當中,也有 3 個周末要來值班 ── 對,你想得沒有錯,就是一整天 24 小時。所以照這個時數算起來:

夜班時數: 12小 時 X 7 (夜班天數)= 84 小時

周末天值班時數:24 小時 X 3 = 72 小時

於是一個住院醫師每個月基本的工作時數就是:

160 + 84 + 72 = 316 小時。等於每周工作 79 小時!

這還不包含額外的支援、必須參加的教育訓練以及要念書的時間。對照勞動基準法「單周工時經勞工同意後,可延長至 48 小時」的規定,讀者們應該知道醫師的工時有多麼.....恩.....猛了。所以,如果你的男/女朋友是醫師,真的,麻煩,多多體諒。

所以就算住院醫師月薪十萬,在這個階段裡,住院醫師的時薪其實是多少呢?

100,000 元 / 316 小時 = 316 元/ 小時

所以為什麼慢慢有些人意識到「醫師這行薪水高,但不適合想賺錢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時間代價太大了!時薪 316 元,比很多人教國中,甚至國小家教的時薪都還來的低。如果再遇到什麼突發事件導致工作量大增 ── 例如高雄氣爆案或者這次八仙塵爆 ── 這樣的「時薪」都拿不到,君不見某醫院要求醫護放棄休假回院支援,結果不給報加班費

但不管怎麼說,就算得來不易,「相對高而穩定的薪水」這個優勢仍然是許多醫師無法輕易跳槽的第一個主因。尤其當有了家庭,想要買房,一般職場工作者又要煩惱頭期款又要煩惱貸款,但醫師因為薪水較高又忙得沒時間花錢,要買房就比同儕輕鬆一些。

而且想想啊,我們都說「由奢入儉難」,當一個人已經拿過五萬、十萬的薪水,要他為了夢想從三萬開始重新打拼,多數人都無法放棄現有的待遇。再者,有了家庭之後,基本開銷增加,相對高而穩定的薪水,將成為家庭成員追逐夢想的後盾 ── 即便要犧牲的,是醫師個人的時間與生活品質。



轉職障礙二、名聲與個人期待


話說乾隆皇帝一次考較一位法磬禪師說:

「您這麼有智慧,那請問您長江一日有多少船往來呢?」

法磬禪師說:「只有兩艘。」

乾隆一時不解,問道:您怎麼知道呢?

法磬禪師笑笑地說:「一艘船為,一艘船為。不就剛好兩艘嗎?」


唉,其實在台灣,真的給會念書考試的小孩子太多期待了。好像多背了點聖賢之書,就能淡泊名利,先天下憂而憂並置個人功名利祿於度外,未免太強人所難啦。其實,醫師也是人,也要養家活口也有七情六慾,剛剛說了「利」這艘船,現在回頭談談「名」這艘。

名聲與個人期待,簡單來說,就是「好聽」啦!就算現在醫療糾紛頻傳負面新聞一堆,只要名字後面掛上「醫師」這個頭銜 ──

李醫師你好!

很高興認識你,李醫師!

請問您需要什麼樣的幫忙呢李醫師?

的,整個人都莫名地飄飄然起來啦!這種虛榮就像納粹的毒癮一樣,染上一次就很難戒掉。

講個例子,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以前人家都說台北市長某某某,現在硬是要說台北市長柯文哲「醫師」。為什麼呢?不就因為醫師這兩個字在台灣人心目中,已經變成一種權威的象徵,不可以隨便拿掉,就算他現在工作不是醫師了也還是要繼續稱呼?

這可能跟日治時期的傳統有關,當時對醫師、老師的尊崇高到無以復加的境界。

如果你也認同我說的「名聲好聽」,那就更容易理解民眾對醫師這個身分有多麼尊敬 ── 那怕只是形式上的。但我強調,這是一種,這個癮要到什麼時候才有機會戒掉?通常是訴訟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驚覺「啊!原來好聽的名字沒辦法當飯吃」,但通常這時候專業已經養成,想回頭也來不及了。

這個「好聽的名聲」也成為醫師轉職的第二障礙。大家想阿,逢年過節的時候,如果孩子當醫生,被問到「孩子最近在做什麼」的時候,爸媽會怎麼回答親朋好友?

如果這個孩子不當醫生了,跑去賣雞排、玩設計、搞管理顧問,爸媽又會怎麼回答?

這兩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可以發揮創意思考看看。

而名利兩個因素,也可以合併稱為醫師轉職的機會成本(如果不做醫師了,會損失高而穩定的薪水,以及好聽的名聲)。單是這兩點,已經足以讓 80% 的人為之卻步,但,接下來的三個因素,才是壓垮醫師轉職的三根稻草。

下集:不爽不要做? 醫師轉職障礙之我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