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心得評選│150613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台中雙重場(上)






這回真的讓大家久等了!從北京回來連講七場外加忙碌於公益場的籌備,居然一拖就拖了整整整一個月.....先向台中場的小夥伴們 Say 個 Sorry 啦!

話不囉嗦,2015 年 6 月 13 日【演講筆記實戰講座台中雙重場】心得得獎者為......




黃智婕葉凱吳柏樟、鄭伃書、郭孟璇、陳思帆


得獎原因與評語,下方詳述。



黃智婕│兼具思考和行動,設定目標寫食記


作品連結:http://blog.twdrli.com/2015/06/HuangChiChieh.html

「......今天下午馬上試試了這個作法,看書的時候不是放空的看著書本無生命的文字,因為把自己的目的設在希望『今天看完後就不太再需要複習』,所以很認真的搞懂每個病理之間的連結等等,覺得自己的效率提升了......」

 「......我覺得自己的思考邏輯很不一樣,所以有時會被同學開玩笑說是“句點王”,有點不知道怎麼辦,但從今天的影片還有李醫師上課跟同學上來分享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缺少蠻大一部分的是讓人引起共鳴和”笑“果的部分。其實這跟歷練還有自己的內涵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講師,最害怕的是看到學員歌功頌德(因為從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以往哪變得更好),最喜悅是看到學員聽完講後有了勇氣,去做自己原本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智婕這篇心得文長適中,劇透程度合宜,又大量利用文字展現了自己真實的心境,充滿人性和溫度,值得嘉許。





葉凱│聯想力豐富,衣服考試都入文


作品連結:http://blog.twdrli.com/2015/06/YehKai.html

「或許別人的方式可以拿來參考就好,因為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我可以有更適合我的做法,像是潮流,我不用追求潮流,只要穿搭出適合我的服裝,效果一定更加出眾。」


「但重點是怎麼出發嗎?我想應該不是,重點應該是我在出發的路上看過什麼、玩過什麼、做過什麼、感受到什麼。在倒數不到一年的大學考試,或許我途中的感受更為重要,我想要好好的認真努力拼一場,在過程中發揮自己,體驗當下的感覺、熱血,讓我自己能夠忘不了,曾經在高中時期,我熱血過、努力過,讓自己享受過程,毫無遺憾。」


如果我沒記錯,葉凱應是當天台中場最年輕的學員,但他的文字中完全沒有未成年的稚嫩,且將講座內容與生活案例(穿衣服、準備考試)結合良好,令人驚豔。

葉凱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作法,是沿用講座中「目的、心態、作法」作為分段標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安全且適當的作法。為什麼呢?因為有些朋友的「分段」並不是真的「分段」 ── 對,句子是切短了,但前後兩段表達的意思其實是連貫、重複而非獨立。那個標題與其說是馬拉松的里程碑,更像是跑到一半跑者發出的哀嚎,意義不明,功能欠缺。

所以,沿用講座既有的架構(資訊)做分段這個作法既安全又聰明,大家可以多多嘗試。




吳柏樟│融會貫通,自成理論,造福學生


作品連結:http://blog.twdrli.com/2015/06/WuBoJhang.html

從『接觸→接受』的中間,還需要有一個重要的步驟──『感受』,沒有了這個『感受』,那麼這個知識便是死的知識,不能用、而且很快就會遺忘。因此,我常要學生除了記錄主治醫師講的內容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整理出每天的『Take Home Message』。

這個『Take Home Message』,不是所謂的『事實(fact)』,而應該是一個『General Principle 或是 Concept』、或者是當天學習的心得;更重要的是,回家之後,還要用今天學到的這些 concept、或是 principle,接著去研讀相關的主題( active learning ),這樣才能加深了解。而這個從『fact』→『concept』→『active learning』的過程,恰跟宣澤所要傳達的三個層次不謀而合!

還記得第二階段實戰結束後,我請大家思考的第二個問題嗎?

「我們可以如何運用今日所學,幫助身邊的人?」

相信對於在教學部工作多年的吳醫師來說,早已習慣「孔子法」的筆記和思考模式,以至於在講座中聽到關鍵字後,能立即和工作經驗結合。而這種從點狀知識到網狀結構的過程,不僅自己受惠,對身邊的人更是福祉。

我不禁開始想像,吳醫師的學生們會有多幸運,因為感受到老師的教學熱情和技巧又高漲一個層次!



(待續)




《學筆記,做公益》演講筆記實戰講座【公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