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學員心得】演講實戰講座心得(葉秉哲)


作者:葉秉哲(William Yeh, PhD ; Gogolook Co., Ltd 系統架構師 System Architect)

版權聲明:本文已由作者同意李宣澤轉載於個人部落格並註明作者出處


動機

這陣子常常擔任「演講者」,刻意磨練這方面的技藝,但總想換個對立角度來重新審視「演講」這件事。

為什麼會來參加這場「演講筆記實戰講座」呢?一方面是為了自我充實。我想知道:聽眾該做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在短短的演講中收穫最多呢?畢竟除非是職業講者,否則一般人扮演「聽眾」身分的時間,都是遠大於「演講者」的。先練就「吸星大法」,讓自己更有料,才更有資格輸出專業內容。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回饋到「演講」本身。我想知道:怎麼樣的演講,才能滿足聽眾呢?有的聽眾像速記員,有的像追星族,有的是理性批判者,有的則是人在心不在;怎樣才能辨識不同客群的動機及需求,聚焦在你想說服的客群,並且說服成功?



此外也有一個偷學演講技能的私心:多觀摩別人如何講授這種實作指數高的內容,也會充實自己的演講工具箱。

由於在 Facebook 看到朋友 Vista 的推薦,時間也許可,便報名參加。


目的至上

帶著強烈的目的意識來聽講座,獲益良多。

近年來充斥一堆打著東大生、康乃爾等金字招牌的筆記術書籍,甚至還有一本新書教人『寫出具有「輸出品質」筆記,目標是任何人看了,都覺得簡單易懂的筆記』,不知道是激起「有為者亦若是」雄心居多,還是引起自慚形穢的自卑感居多

李醫師不斷以對比案例提醒大家,要認清這次筆記的目的是什麼,才不會捨本逐末,記下日後只會埋在廢紙堆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神田昌典、勝間和代等人所提倡的「影像閱讀法」,起手第一式也是「目標設定:設定閱讀目標」。有具體目標,不管是閱讀還是聽演講,雷達天線才能聚焦在對自己有連結的段落



 記下來,是為了活用


康乃爾筆記法、心智圖法、曼陀羅法、方格筆記本,不同筆記法有不同的適用場景。這場講座的主題是「演講筆記」,李醫師也提出他的方法,雖然不完全是獨創,但非常具體實用,也十分切合聽演講的一個重要目的:活用!


現代人聽演講,只要主辦單位同意,其實都可以局部拍照、錄音、錄影,主辦單位甚至可能自己就主動上傳到 SlideShare 或 YouTube。但是,有了那些數位化的東西,你真的活用了嗎?這也是記錄與分享極度低成本的現代,「筆記」這種古老技藝該好好發揮的地方。



記憶點


福哥(王永福)曾說:「不論您的演講中有多少重點,請應用三的原則,把它濃縮成三個重點!⋯⋯整場演講中,如果您希望觀眾只記得三個重點,那會是哪三個?在上台之前,您自己就應該把這三個重點抓出來,這樣您才知道待會要如何強調它們。」

同樣的,身為聽眾,我們也要設法記下最觸動心弦的重點。

李醫師建議我們可以用某一種框架來做筆記,我以前只拿它當成是分析思考問題的框架,從來不知道可以這樣用!可見同樣一套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就有不同的妙用。單就這一點,就值回票價了!

(避免暴雷,想知道的,請去報名李宣澤醫師的講座!)



活動設計

26 歲的李宣澤醫師,外表英挺斯文,卻十分放得開。從無冷場的活動設計,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研討,都十分切中講座主題。


尤其是李醫師自述過去一年的跨界求道經驗,深深震撼了我。不禁反思:我們有多久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謝謝李醫師帶給我充實的兩個小時,不但學到了實用的演講筆記心法,也偷學了些演講的鋪陳設計,更觸動想走出舒適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