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我是醫學生,我看XXX(六):「復胖」之原因及預防與XXX會不會復胖?(長篇)

在本系列第5篇文章中,宣澤最後用一張圖表展示了自己詮釋的XXXX的「有效」與否:



圖片已移除



在第6篇文章,我們要來討論XXX是否符合一套瘦身計畫的第3個標準:「復胖機率低」。

不過,在深入討論之前,由於復胖這件事情,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一種瘦身計畫當中,所以我們先花3分鐘來定義一下,究竟什麼叫做「復胖」,以及「為什麼」會復胖。


什麼叫做「復胖」?


宣澤相當尊敬的一位恩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暨台灣肥胖醫學會教育委員姚建安醫師──認為,如果已減到理想體重,又回復到原本的體重,即是「復胖」。相反地,減重後,只要超過一年以上不胖回來,就算「減重成功」。

畫成圖來看,就像這樣:




舉例來說,一位160公分,體重70公斤的女孩子F君,理想體重應「不高於」61公斤,所以如果F君成功瘦到60公斤(註1),而且一年內都沒有回到70公斤,就可以算是「減肥成功」;相反地,如果在一年內又回到70公斤,那就算是「復胖」了。


復胖機率很高嗎?很常見嗎?


其實,就算不用拿出統計數據,大家也可以先把眼睛移開螢幕,想想一個問題──

「身邊朋友減肥之後,還能成功維持『一年』以上的人,有多少?」


想必比例不是很高吧?辦公室裏比較常見跟「減肥」有關的話題,不是朋友嚷嚷著「喔我最近好胖喔,要開始減肥了」,結果同事么喝著說要訂珍珠奶茶、團購地瓜酥,一窩蜂地就「跟了」,說好的減肥呢?也維持不過2天而已。

就是有朋友瘦了很多,前三個月大家看到他都驚呼「哇!你怎麼差這麼多!」。但這些人也常常默默、悶悶、不知不覺在半年內、一年內、逢年過節後、每周約會大餐後,又穿回減肥前的衣服,而大家基於「朋友道義」,也不敢多問「你怎麼又胖回來了?」,畢竟,沒人想當壞人嘛!

這也是為什麼「復胖」永遠是減肥者的夢魘──畢竟花錢事小,再賺就有;但時間可是一去不復返啊!花了大把時間在減肥,結果之後又胖回來,那我們不顯得有點像傻瓜嗎?飛走的青春小鳥誰來還啊(泣)~~~~~~。

所以,人人都知道減肥會讓我們好看,人人也知道減肥對健康有幫助,但只要想到就算減肥成功,也可能「前功盡棄」──嗯,真倒胃口。

2010年11月03日的《57健康同學會》曾幫觀眾統計出幾項復胖率「超高」的減肥方式,其中包括:


低卡食物減肥法:復胖率70%




講白話一點,就是「吃很少」、「吃熱量很低的食物來減肥」。最常見的就是原本一餐要吃一個便當的人,突然間只吃一顆茶葉蛋加上一顆芭樂,然後跟你說「噢,我不會餓,我還好」──很有意志力嗎?就算減肥成功,7成的人在一年內會全部胖回來。

不過,70%很誇張嗎?還有更離譜的──

「單一食物減肥法」,復胖機率高達95%!




也就是,「選擇一種食物拼命吃」,例如常聽到的「蘋果餐」、「三餐只吃沙拉」等,《57》的主持人隋安德打趣說:「以前吃蘋果餐,後來看到蘋果『都要吐了』!」會讓人這麼崩潰的減肥方式,要不復胖也很難啊!

換個角度想,就算是自己喜愛的食物(牛排、燻鮭魚、薯條.......)三餐都吃,消夜也吃,連續吃個三天、五天、一個月,怎麼可能還受的了!

但是身邊的人,尤其是女性同胞,想要減肥的時候,最常採取的不就是上述這兩種「吃很少」或「選擇一種食物拼命吃」「經濟又實惠」的減肥方式嗎?不用流汗運動,又可以省錢,體重還可以降低,簡直是「一魚多吃」!結果,交了男朋友、失戀,又或者過了個中秋、端午、農曆新年,女孩兒們一一復胖,又再度把「減肥成功」列為新年新希望,周而復始......,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所以,在文章下去之前,我們一起在心中默默為這些英勇的減肥烈士「默哀」3秒鐘吧。




復胖好討厭!但到底為什麼會復胖?又該怎麼預防?





復胖的原因以及預防,一直也是網路上熱烈討論的話題,結論不外乎:

「要提升基礎代謝率,養成易瘦體質」


「營養要均衡,生理機制才會運作正常」


「心理因素使然,包括壓力太大、沮喪、感覺沒有人支持自己。所以應該加入支持團體,例如減肥班」


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要記憶並理解這些論述,對於醫療從業人員或許易如反掌,對於一般民眾可能就稍嫌吃力了,就像要宣澤去讀懂這段文字一樣──

為那些持續幾個星期的「專案」使用複雜的模型在許多情形下會導致不必要的代價和低可操作性。因此,專案識別不同的輕量級的模型,比如軟體開發的極限編程Scrum技術。為其他類型專案而進行的極限編程方法的一般化被稱為極限專案管理

每個中文字拆開都看得懂,但是合在一起跟天書沒兩樣,所以如果又把上述那些原因重新講解一次,就是在浪費大家看部落格的時間了。因此,宣澤在這裡為「復胖」提出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以及一個「減肥成功(永不復胖)」的必勝之道

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不會繼續做,鐵定復胖!

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可以做一輩子,減肥成功!


這兩句話乍聽之下有點像廢話,有些讀者心中一定會默默OS:「我如果每天三餐都吃蘋果吃一輩子,當然會保持纖細的好身材啊!還需要你來教嗎?」嗯嗯,不是這樣的,且聽宣澤娓娓道來。

所謂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不會繼續做,就像有人減肥期間吃的很少,或者只吃單一食物(如蘋果);或者拼命運動,一周上五次健身房;又或者,更極端一些,拼命喝減脂茶、去泡三溫暖蒸烤箱,可一旦體重到了自己設定的目標,或者身材看起來有些改變了,就停止這些動作,回到原先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而人們在減肥有效後,不會繼續做「會讓他們減肥有效的事情」,是因為這些事情多數讓人覺得「很痛苦」、「很難忍受」,而違反了人性,所以很難持續。

舉「吃很少」為例,意志力再強的人都很難長時間忍受飢餓──特別台灣又是個美食天堂,走到哪裡都有無止盡的誘惑,加上長時間飢餓本身就會削弱意志力,不僅情緒控制會變差,對食物的渴望也會隨著時間加倍強烈,這也是很多人透過吃很少減肥有效之後,反而會縱慾過度而吃得太多,結果導致復胖。


就算沒有縱慾過度,透過吃很少來減肥的人,很容易自然地將「飢餓的痛苦」與「減肥」兩件事情「連結」在一起,就好像巴甫洛夫的狗,聽到鈴聲就會聯想到食物一樣。

也因此,一旦減肥有了成效,減肥者內心「逃離這份痛苦」的渴望就會凌駕忍耐的意志力,而恢復既有的飲食習慣。但他原本的飲食習慣,就是導致肥胖的原因啊!所以最終的結果,也是慢慢地復胖,如下圖所示:




而把「吃很少」換成只吃單一食物,或者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運動也是一般:



簡單來說,選擇自己「沒有打算做一輩子」的事情來減肥,並不是不會瘦,但是復胖機率就會很高,以宣澤的觀點,只要時間拉得夠長,機率是99.99%(以女生來說,一進入更年期,絕對破功)。


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可以做一輩子 = 減肥成功!

那什麼叫做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可以做一輩子,減肥就會成功」呢?我們再用飲食做例子:如果這次盤子裡的食物不是會讓我們飢餓、需要忍耐的「少」,而是

「熱量比一個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少『一點』,每種食物也都不多,但是吃完有飽足感」的「少」

哪樣子的飲食方式,比較容易持續?

這時候就不能不提一下,多數人對「少吃」的誤解。其實人家說減肥要「少吃」並不能算錯,但是這樣講實在太籠統,導致許多人對「少吃」的觀念就像下方這張圖:




但,真正「少吃」的意義,指的是「在一餐內,一種類別(註2)的食物不要太多,但是每種類別的食物都要出現」,採用這種飲食方式,會覺得好像飯也沒吃很多、肉也吃一點,讓人覺得好像「吃很少」,但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僅會讓我們有適當的飽足感,且也能恰如其分地把攝取的熱量控制在剛剛好,對於減肥而言,是真正值得採納的長久之計。

總結一下:減肥中,我們吃的「少」,是單一種類的食物的量「少」;但也應該要吃的「多」──「食物種類」的多。


大家可以試試看,比起吃一大碗公的拉麵,在自助餐拿一碗飯、幾片肉、一份青菜,然後再去便利店買顆水果,兩種午餐會讓人感覺比較滿足、比較舒適?前者吃進肚子裡的,幾乎都是「澱粉類」,而後者不僅有澱粉類,「蛋白質」、「蔬菜」、「水果」類食物也都兼顧到了。最棒的是,雖然體重不會像只啃蘋果那樣快速下降,但卻會隨著時間慢慢、慢慢、慢慢、讓人幾乎感覺不到地下降。雖然慢,但因為這樣的做法可以持續一輩子,就如「每天進步1%,一年後的自己將比現在強37倍」的道理一樣。




同理,如果是做超出自己時間能力的運動,可能減肥有點成效之就會放棄。但如果選擇的改變只是「每個星期花三天,下班後去快走操場半小時」,難度降低、減肥速度也變慢,但因為容易持續,所以我們也可以得到以下的預期圖表。




當然,如果將簡單的「飲食改變」加上簡單的「運動改變」,減肥的速度一定又會更快些。以臺大醫院減肥門診的成效而言,如果飲食、運動全面配合醫師和營養師的建議,在半年內瘦去5到10%的體重,並且一年後體重沒有回復,就算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減肥囉!

做個小結:如果想要減肥成功,一定要注意「減肥期間所做的改變」,是否能成為「持續一輩子的改變」。只要兩者可以畫上等號,減肥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回歸主題:所以利用XXXX瘦身,究竟會不會復胖?


在宣澤這篇探討XXXX到底有沒有效的文章中,曾經有這麼一段話:

.........XXXX絕對不只是一套3個月的產品。從公司一開始的產品說明書,就強調XXXX是一個涵蓋飲食營養補充品適量運動的瘦身計畫。

換言之,打從一開始,公司對於XXXX的產品的定位就是輔助,就跟凱至教練的健身班一樣,他們都只是一個「計畫」的一部份,所以如果對產品心存依賴,甚至有「押寶」、「梭哈」的心態,那這個人透過XXXX瘦身計畫成功的機率,鐵定不會高.........


如果將減肥成功比作目的地,XXXX的那一套產品就像是賽車電玩裡的「加速器」,但絕不是哆啦A夢的「任意門」,讓我們踏進去想到哪就到哪。如果舉上面「改變飲食」的例子,加上XXXX的「產品」(= 67%的XXXX瘦身計畫),我們可做出以下比較圖:


VS. 



圖片已移除




有使用產品的藍色時期,體重下降速度約可催到國健局建議的「每周0.5到1公斤」,換言之,三個月時間,可以減去6到12公斤,如果再加上運動,效果會更顯著。

但,今天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有效性,而是要討論會不會復胖!回到本文先前的小結論:如果減肥期間所做的事情,減肥後不會繼續做,那復胖只是遲早。

具體來說,如果減肥者使用了XXX的產品,但是過程中不願意配合改變飲食,或者體重減輕後又恢復原本的飲食習慣,那就像賽車原本落後,啟動了加速器好不容易超前,卻因沾沾自喜不再認真開車,成績一定又會落後──遲早也會嚐到復胖的苦果。如下圖:


圖片已移除


小結


所以結論是:XXXX的「產品」可以讓我們的瘦身速度加快,但要真正做到「不復胖」,還是需要配合XXXX這套瘦身「計畫」當中的另外兩個面向──「飲食」與「運動」才夠。當然,有人一定會有一個疑慮:「那為什麼每個人復胖的速度不一樣?究竟有沒有可能做到『永遠不復胖』呢?」,由於這個問題需要另外帶出「易瘦體質」的觀念,且待留到下一篇文章,再行討論什麼叫做「易瘦體質」、「基礎代謝率」。









註1:其實減肥成功的指標,應同時考慮體內脂肪、肌肉的比例,甚至內臟脂肪的多寡等等。但為求方便,本篇先以「體重」作為減肥成功的單一標準。

註2:國健局將日常生活常見食物分為六大類,分別為五穀根莖類(澱粉類)、蛋豆魚肉類(蛋白質類)、低脂乳品類(蛋白質類)、蔬菜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各種類別的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營養價值,應在每餐中均衡攝取。更多資訊可造訪董氏基金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