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越委婉越有說服力?3秒鐘逆轉氣氛的關鍵溝通法

生活當中,或多或少會遇到跟他人意見相左的時候。我們都不願意破壞團隊和諧,但又覺得如果沒能完整陳述自己的意見,「奇檬子」鐵定不佳。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說話,才能讓溝通流暢有效率呢?







今天參加謝文憲老師的「目標管理激勵營」時,有一個小組討論競賽,讓我相當印象深刻──但不是因為我們贏了或是輸了,而是因為過程中,我發現,為了在相當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討論,大家「表決」出了一個跟我想法不同的「共識」時,我放棄了自己相當有把握的想法,且並未進一步闡釋或據理力爭。

結果,「事後諸葛」證實,我當下若能「堅持己見」,盡力向團隊陳明利害、謀求認同,其實對團隊大大有利。但是我為了:

一、節省時間(在職場上,這稱為「便宜行事」吧?)


二、維持團隊表面和諧(以和為貴是好事,但將這置於目標之前,是否流於「鄉愿」?)


三、明哲保身、愛面子(怕據理力爭,最終卻被證明錯誤,豈不丟臉?)


換言之,「民主」在一開始讓大家滿意、流程順利,每個人都贏了面子,最終卻戕害了團隊的勝利,使每個人都輸掉了裡子。

當然,由於遊戲時間很短,沒辦法做很詳盡的討論也無可厚非,我也不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但若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自己的意見與團隊主流看法不同,卻又希望爭取認同時,我們該怎麼做?怎樣能夠將團隊帶往正確的方向,又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心理,皆大歡喜?


「不肯定談話」聽起來很「菜鳥」,卻能以柔克剛


在亞當‧格蘭特的《給予》一書中,曾提及一項強化說服力,卻又能讓人欣然接受的技巧,稱作「不肯定談話」。具體作法是將許多表示「不確定」、「委婉」「徵詢意見」的詞語加入對話中,藉由不讓話語聽起來這麼「硬」,來保護溝通對象的自尊心,提高達成共識的機率。

在過去,這種作法被認為會降低表達的強度,對說服力有害;但在資訊爆炸、「強勢溝通」無所不在的今日,「不肯定談話」反而能夠有效降低溝通對象的警戒與防備心,相當神奇。

「大聲公轟炸法」是許多人想要提升說服力時的直覺做法,
但這樣反而會讓人家抗拒,所以千萬別這麼做。


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對著五位同學這樣講:

「我覺得大家這樣想不行,我們一定要這樣做!」


同學心裡多少會有些嘀咕:「你又不是專家,憑什麼說一定得怎樣怎樣」「你覺得這樣不行,難道你的就一定行?萬一不行你要負責嗎」……

換言之,團隊還沒開始尋求共識,彼此的心就開始遠離了。但如果換另一個問法:

「我不確定這個想法是不是這麼完美……不過我覺得也許我們可以往某某方向思考,可能會還不錯,大家覺得怎麼樣?」


如果是你,會不會更願意聽我說些什麼呢?

「不肯定談話」常用的詞句還有「有點」「可能」「或許」「說不定」「我個人覺得」「這樣好像也可以吼?」等等。換言之,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有自信,但透過不要把話講得這麼「絕對」,就可以有效提升他人的接受度。只要第一時間沒有啟動防衛心,後續要再陳述證據、專業、論點,自然事半功倍。

永遠要記得,溝通的最終目的是「謀求共識」,
而過程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身段」和「手段」。



6個問題,竟能說服所有人》一書當中也提到,要想說服眼前這個人,第一步永遠是「強調對方的自主性」。因為唯有讓對方相信自己是「可以自由做決定的(並非遭到強迫)」,他才會心甘情願地被我們「引導」到我們想要他去的方向。「不肯定談話」讓我們足以表明立場,卻又有「邀請」他人一同做決定的意味,正強化了對方的自主性,使溝通更順暢,是一個相當簡單卻又有效的溝通技巧,值得每個讀者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