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喬吉拉德演講成騙局?10 招辨識地雷活動




作者:李宣澤

【警告:本文極為辛辣,請勿對號入座】


現在走還來得及




















今天在新聞爆出一則驚人的訊息 —— 預計今年封麥、告別舞台的銷售達人「喬・吉拉德」,原本號稱從當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共八小時,全程英語演講、即時口譯的演講,本人居然 90 分鐘就快閃,而後續的時間不僅變成主辦單位的課程銷售大會,甚至台上講者還公然用「可恥」等詞語諷刺先行離席的聽眾,讓不少投資血汗錢的消費者直呼「受騙」!

透過中天新聞的採訪片段,可以感覺到聽眾的憤憤不平:



費用:黃金區 6600、鑽石區 8800、VIP區 59800 

節錄一下 ptt 版上的怒火(來源:https://disp.cc/b/598-9jtJ

現場跟難民一樣,排隊動線極差,中午沒有供餐;
下午變傳銷大會,什麼xxx來演講。
幸好小魯下午場沒聽先走,不然還會被主持人怒罵羞辱。
科科,幸好是公關票,花6萬的不就氣死了?
有興趣可以聽一下路克老師精彩飆罵觀眾




收到這個訊息的第一瞬間,我個人蠻錯愕的,因為也曾拜讀喬吉拉德的書,確實對於心態和行為的調整有些幫助。但由於我有兩位很尊敬的前輩也屬於「可恥提前離席」的一員,因此新聞報導的可信度應無太大問題。我想,會出這樣的烏龍,除了講者本人可能便宜行事之外,主辦單位身為整個活動的導演兼編劇,理應應負最大的責任。

不過,求人不如求己 —— 除了投訴、抗議,我們今後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在刷卡之前就提前辨識出可能的「地雷」,避免踩雷呢

以我個人從 2014 年 6 月台大醫院結束實習後至今接近兩年,參與超過 20 場大小不同規模的講座、活動、工作坊,投資應該也有 10 萬元之多。雖不敢說從沒踩過雷,但大多數時候至少都還算值得。究其原因,除了運氣之外,跟考試挑錯的龜毛習慣也不無關係。恰逢此事件,就和大家分享我的 10 個辨認「可能是地雷」的跡象。希望能幫助大家日後跨界學習時,能省下該省的金錢和時間,花費在更值得浪費的美好上。



█ 跡象一、從文宣就開始造神


請賜給他謙遜,使他可以永遠記住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和真實力量的溫和蘊藉。                  【麥帥為子祈禱文】

我一直相信:真正厲害、偉大的導師,非但不會要求主辦單位極盡神化之能事,反而會很憂心自己的成就被過度渲染。因為他們知道: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就算學員照單全收,未必能夠複製同樣的果效;但作為一個「人」,而非一個「神」來分享經驗,不僅不會讓學員過度期待,也有助於自己暢所欲言,不必去營造一個「完美的形象」。

相反地,一個把盈利放在教學前面的主辦單位,為了極盡招生之能事,自然要使用:

「最了不起」、「XX 紀錄第一」、「數以千萬的人們得到改變」

等讓人心生崇拜的詞彙。又例如「名師」、「高手」等詞應該是別人封予,自己謙受;但假設講者大剌剌地以這類名號自居?⋯⋯ 有這樣的實力跟教學能力;但所謂期待越高,失望也就可能越大。從文宣就開始造神?我個人認為踩雷機會上升。






█ 跡象二、講者欠缺實蹟,網路搜尋到的資料只有活動宣傳


教臉書行銷,打開他的粉絲頁卻發現留言少少、幾乎沒互動?教文案寫作,卻舉不出什麼經典作品?在這個只要敢講人人都可以自稱「大師」的網路時代,報名前 google 一下講師的名字,絕對是基本功。

老師有沒有出書?出版社是哪一家?有沒有人為這位講師寫過課程心得?講師有沒有部落格?文章內容如何?有沒有持續產出?甚至有沒有受過訪問、影音 youtube、雜誌露出,全部都是我們評估的基準。相反地,如果這位講者之前在網路上的曝光幾乎為 0,而這場「處女秀」又要價不菲......嗯,你懂我的意思。




█ 跡象三、使用好像很厲害的人名或词彙


真的達人,化繁為簡;二流講師,才用虛有其表的語言包裝陳腔濫調。

就像同樣是打雷射的醫美診所,一家叫飛梭,另一家就要叫飛秒;你叫陶瓷肌,我就要叫蘋果光。究其本質都差不多,但就是要在廣告上面做文章,「看起來好像很厲害」。課程也是一樣,看起來越是酷炫的名目,往往反映了內容的空虛。

故意賣弄英文人名,讓課程看起來「很專業」,也是類似的手法:

我曾與 Gilbert Hess、Jason Celton、Merry Mama 等大師學習......

讓準客戶一頭霧水,就是這類文案的不二目的。戒之,慎之。



█ 跡象四、講師強調是「暢銷作家」,出版社卻名不見經傳?


出版不是不好,我也有朋友經營出版社,出了兩三本品質很不錯的作品。但有些惡質的出版社,利用刻意炒作排行榜的方式,讓出書彷彿變成作者的金縷衣,閃閃發亮?

湊近一看,只是國王的新衣,根本禁不起考驗。

如果寫的再清楚一點,我可能就要得罪人了 —— 總之,如果活動講師強調是「暢銷作家」,大家可以先去書店翻翻他的書,看看內容、查查出版社,到底排行是真材實料,還是有膨風的嫌疑?

還有,短時間要衝上去很容易,過了半年、一年,是否還榜上有名?

如果講者是個會刻意炒作的投機份子,課程有雷的機率當然提升。




█ 跡象五、定價定高高,折扣殺低低


原價 19800,x月x日前報名特價 9800,現省 10000 元!

這樣的定價策略,擺明想要利用人性貪小便宜的弱點。試問:如果是江蕙的演唱會,有需要如此操作?

正常的早鳥優惠,打個九折、八折就算不錯了;即使團報,也很難低到六折以下。而且好的課程,絕對值得用原價購買。




█ 跡象六、活動流程曖昧不明,或根本不願揭露


既然不是男女朋友約會,何必要有「驚喜」?如果主辦單位事先沒有公佈活動細流,打電話過去問又支吾其詞,如果發現掛羊頭賣狗肉?也不太意外了。

連補習班免費試聽,都可以先問今天教學範圍是哪部分。要花錢的課程卻保密再三,實在說不過去。

事實上,很多「好康講座」通常都有這個特性 —— 跟學員說有免費的教材或訊息卻沒交代細節,到了現場屁股一坐才發現是產品說明會,所謂的「課程」僅僅是銷售的一環。





█ 跡象七、主辦單位沒有辦過活動或口碑存疑


這點我不能多說了,免得落人口實有誹謗之嫌。大家自己去 google 這場受爭議的活動的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吧。




█ 跡象八、沒公佈講師


有些網路行銷課程,開放報名時講師欄是「待訂」.....

呃,我連誰會來上課不知道,為什麼要把錢匯出去?




█ 跡象九、誇大的功效與保證


「只要透過我的 xxxx 課程,你也可以擁有 xxxxxx 魔法般的特異功能!」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哈利波特,更何況老師也不是麥教授。花費上億美金、經過雙盲臨床試驗的藥物都不保證能治病,牽涉這麼多人為因素的「教育」能這麼有把握?

偏偏心智脆弱的人最想抓的就是浮木。從古今中外的邪教史可知:迷信「救世主」的人,下場通常都很悲哀,有興趣?請參考【影響力】一書。看到這種宣傳,先閃為妙。





█ 跡象十、充滿情緒誘導性語言的文宣


我從20XX年到現在,已賺進千萬以上的收入⋯⋯
我這本書已為我帶來7位數字的收入⋯⋯
我的課程為我帶來7位數字的收入,而且還在持續⋯⋯
我只寄了一封信,就在48小時內帶來超過二十萬臺幣的收入⋯⋯

每次看到這種文案,我都會很好奇:

那你不去馬爾地夫度假幹嘛?

但我相信網路上還搜得到這種訊息,一定是因為還有人繼續點擊,也就代表,有人繼續上鉤。

人心最怕的就是「貪」,上完課做做練習,就能夠一輩子「躺著賺」?又不是跟上帝講好現在拿一把槍斃了自己直接進郭台銘他老婆肚子裡投胎。這種情緒誘導性極強,操弄人的貪欲來斂財的表現,就算我們上課學了個全,對人生又有什麼幫助呢?

這已經不是上完課能不能賺到錢的問題,而是學完自己還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了。



█ 總結


從文宣就開始造神;講者欠缺實蹟;使用好像很厲害的人名或词彙;講師強調是「暢銷作家」,出版社卻名不見經傳;定價定高高,折扣殺低低;活動流程曖昧不明;主辦單位沒有辦過活動或口碑存疑;沒公佈講師;誇大的功效與保證,以及使用充滿情緒誘導性的語言,是我認為在按下報名鈕前,我們可以用來辨識「地雷」的 10 個跡象。

當然,各項指標的認定標準因人而異,也不代表說有其中一、兩項特徵就一定是「雷」,但有張參考清單在手,多點堤防心總是好事。畢竟,每一場跨界學習都要投資時間和金錢,對於工作一陣子的上班族來說,又以時間資源更為寶貴。

試想,如果今天我們是特地跟公司請假,參加喬吉拉德封麥演講,卻發現整場下午都是產品說明會,不覺得虧爆了嗎?所以小心駛得萬年船,青春萬金,戒之、慎之。

當然,如果你希望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評價一場活動可能值得或不值得,在 2015 年的【我想跨界學習,但怕「踩到雷」,怎麼辦?】中有簡述了我跨界學習的心態與心得,歡迎參考。也希望,台灣的教育市場能越來越成熟,而我永遠不需要再寫這類文章了......。








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有趣嗎? 請按讚或分享;
或者對於「踩雷」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