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學員心得】筆記不只用筆,還要用「心」(蘇琮祺心理師)

作者:蘇琮祺(諮商心理師)


@本人同意李宣澤轉載於個人部落格並註明作者出處


看到臉書上一篇篇參與宣澤【演講筆記實戰講座】的心得文,再回頭看看我身旁那堆寫完就沒再看過,就算看過也忘記當初重點的筆記跟講義,我立馬決定要報名參加這場講座。

整場講座透過概念引導及實作練習,讓我明白了筆記的用途、澄清了筆記的迷思,更讓我知道筆記是有層次的。其中所蘊含的思考模式,不僅適用於聽演講的筆記,也能轉化運用在閱讀書籍、觀賞電影甚至對生活的反思感想之中。


身為工作多年的”半”老鳥,同時也是閱讀書籍跟參與演講難以計數的”中”青年,一直以為筆記不過就是把所聽所聞用"筆"記下來,怎會有什麼高深的技巧?!但宣澤系統性且具邏輯的課程設計及體驗,提醒了我這個心理師,聽演講其實也是要用”心”來領會。




以終為始,不該只是概念

筆記不該只是為了做而做,依據不同目的,必須使用不同的技巧及態度來書寫,但很多人就跟我一樣,沿用過去在學校考高分的”逐字稿”筆記,因為長久以來的習慣,常讓人忘了停下來思考,我為什麼要記筆記?

學生時代的筆記,以記憶資訊及考取高分為目的,但現在我所需要的筆記,是用來能提升能力及激發行動的。以需求來看寫筆記這件事,我突然發現,除了”知道”,怎麼讓自己能”做到”是更重要的事。

要求自己在每個講者身上,至少擷取一個能採取的行動或改變,讓知識不只是知識,而是改變與力量的基礎。





「捨不得」不只是作文題目,更是我的迷思。

圖片來源:www.tallypress.com

握緊雙手,你只能得到部分,打開手掌,你卻能獲得世界。回顧過去的筆記,講者的每條重點、每個笑話跟每段影片,我都記得一清二楚,但你問我重點或收穫是什麼,我卻只能說”就都很棒”。

用個噁心的比喻,這就像吃完一頓大餐,最後就只剩一堆大便。每個人的食量有限,就像我們永遠不可能把整場演講的內容逐字記下來,我應該學習聚焦在能引起”胃口”的客觀資訊上,同時思考怎麼把講者所提供的訊息變成知識上的營養,進而在生活中獲得成長及茁壯。



採取行動,由客觀理解為基礎,加上主觀情緒為動力

筆記是有不同層次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紀錄跟理解,那它就只是資訊的堆疊跟累積;不只是當個旁觀者,將筆記深入自己的世界,用直覺來體驗感受,有所感才能有所為。
每場演講,除了獲得足夠的客觀資訊之外,除了問問自己”那些東西讓我有感覺?”,更要提醒自己”那我要怎麼做?”。


宣澤讓我看到,筆記不能只用”筆”記,還要記得用”心”記。





【工商服務時間】


想和李醫師(李宣澤)一起學習如何做出又快又好的演講筆記嗎?請點這裡
也歡迎大家參觀琮祺的臉書專頁:心理師教你"健康生活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