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抵達金山見習的第一天,經過簡單的環境介紹之後,我們便參與了施治元醫師在三樓健檢中心主講的「社區醫學在金山與論人計酬計畫」的課程。其中,最讓宣澤印象深刻的,是有關「論人計酬」計畫的討論。
施醫師表示,現今健保制度的設計,其實是變相在鼓勵「衝量」──由於「總額」的大餅就是這麼大,根據「賽局理論的兩難」,在這個體制內的醫療機構只能選擇將門診量、手術量衝到極限,本身獲利的機會也才會最大。但「衝量」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因為鼓勵「多做多賺」,
明明做好病人的衛教,減少病人的醫療開銷對病人最有利,但因為對於醫療院所「無利可圖」,結果就沒人願意做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是讓病人持續回診、持續吃藥、做更多檢查、使用更多治療的醫療院所,明明對病人的貢獻有限,卻享有最多的資源,相當不合理。
因此,為了讓健保回歸「健康照護」而非「疾病治療」的初衷,「論人計酬」計畫因蘊而生──政府每年根據醫療院所的「責任區域」,預算醫療院所一筆經費,如果這群責任人口使用的醫療經費少於預算(換句話說,這些民眾的健康被照顧得很好,所以不需要這麼多醫療開銷),醫療院所除了基本的健保申報之外,還可能獲得額外的「獎勵金」;但若多餘預算,就可能要負擔部分罰金。
「論人計酬」給付方式,雖然背後的主軸仍是「節省開支」,但這種節省方式乃奠基於鼓勵醫療院所做好民眾的健康教育,而非傳統的在醫材、藥物上節省開支。這樣的方式,讓宣澤不禁思考:要怎麼樣才會成功呢?怎麼樣才會讓更多的醫療方式願意配合這種方式?
課程當中,宣澤領悟到,「論人計酬」要成功,關鍵是醫病之間要有堅強的信賴關係:對於病人而言,他們對責任醫師必須有足夠的忠誠度,不管健康上的大小事都先找責任醫師,因為若生了病還是跑大醫院,那對於登記的責任醫師還是蝕本;而對醫師而言,他們必須相信病人有足夠的自我照護能力,並且願意付出心力、耐力做衛生教育。換言之,過去那種在診間等待病人來問問題,病人回去之後,醫師對於病人能否自我照護也「愛莫能助」的時代已經過去。要在「論人計酬」制度當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醫師必須主動出擊,參與病人的生活細節,為「客戶」量身打造健康照護計畫,並且有效地追蹤、調整。
由於責任範圍的劃分不易,「論人計酬」計畫的完整實施仍有很大一段努力空間,但勢必是健保制度的發展趨勢。對於我們醫學生可以確定的是,過去「父權式」的醫病關係不管是基於社會期待、或是制度設計的基底,都將走入歷史。只要未來不是留在醫學中心,走入社區,把居民的健康「一個一個」照顧好,是必須的體認。所以,除了醫學專業之外,溝通力、協調力,勢必成為醫學生的重要「通識教育」。也許這些「課程」在醫學院內很難學習到,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利用課餘時間努力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