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臉書(Facebook)給你的是資訊,還是垃圾?(上)

作者:李宣澤

網路發達後,資訊的「量」早已不成問題──而Facebook又進一步縮短了人與資訊的距離,讓獲取資訊更加便利。但,人們應如何在爆量的資訊中,「篩選」出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隻字片語,便成了比如何「蒐集」資訊更關鍵的能力。

作為臉書的重度使用者,我得利於臉書,但也常苦於在臉書上浪費時間。因此,藉由這系列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以及從個人端改善臉書使用經驗的方法。



之前在商業週刊網站上看到《玩臉書 這30種行為最討人厭》,令人頗有感觸。塞德理克也算是個3C重度使用者,每天花在臉書上的時間也絕對超過30分鐘....

呃,如果把掛在那邊,沒事去看一下也算進去,應該超過2小時......

但,把想要解悶的慾渴除去之後,塞德理克卻發現自己在那邊滑呀滑的,搜獲的卻大多都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甚至會引發自己「負面」的情緒 (厭惡、噁心、憤怒) ──那,我到底在幹嘛?為什麼要額外花時間、冒著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的風險做這件事

每個人的朋友組成不同,會接收到的訊息也不太一樣。今天塞得理克拋磚引玉,分享5種個人覺得最「沒意義」的內容,下一篇將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簡單的動作,讓自己的臉書漸漸只剩下對人生有幫助的「資訊」而非「垃圾」。




1、裝乖曬恩愛

「老公最愛叫人家好好吃飯,今天有乖乖喔~」

「夏天還是要去海灘....可是都曬黑了(配一張輕微裸露的自拍照),這樣北鼻還會喜歡我嗎?」


有一種功能叫做私訊,在台灣也還有一種APP叫做「LINE」;若在對岸遠距離戀愛,請用Wechat。







2、為賦新「圖」強說愁

明明沒啥大不了的「挫折」,硬是配上一幅楚楚可憐的照片:

「工作真是辛苦啊....不過為了人生也只好這樣.....(嘟嘴)」


讓人感到相當莫名:「您究竟是需要人家關心、幫忙解決問題,還是只想人家下面回個『拍拍』『加油你沒問題的』就開心了?」

這種人的文章還有一種特性:把文字蓋掉,我們會發現每一則動態的圖片長的都差不多,完全可以無痛交換。所以重點是圖?還是字?客官自行斟酌。










3、每事炫耀

臉書本來就是個人塑造形象的舞台,開心分享申請國外研究所通過,恩,ok啦。但.....

「哥剛剛走出便利店,撿到10元,超爽ㄉ~」

「排隊排半天,姊終於吃到一支oo口味霜淇淋了,耶~」

(然後一天可以發好多好多篇)


這種芝麻綠豆的事情,硬要分享,還讓人誤以為他生活中沒有更好的事情可以炫耀了。






4、無腦轉帖


某部鄉土劇誇張的情節、一字不改的廣告行銷文。轉貼的人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小動作可能帶給觀眾的影響?是讓身邊的人內在、外在得到提升,還是只是多浪費人家1分鐘的生命?


何飛鵬先生曾說過,在一個網路發達的年代,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為身邊的人散發影響力。我們選擇做一個潛在的意見領袖,幫自己累積人脈資本;或者讓別人把我們的臉書當八卦資訊站?






4、抱怨


天氣超爛、老師給分很低、明明還不到三十歲就還談自己「年華老去」、知道紅燈不能右轉偏偏又轉,被開罰單又上來罵警察......。

 我也曾經在臉書上抱怨,回想當時的心態,其實不過就是一個想要獲得認同和支持,但,絕對不是反省。

「我認為我沒有錯,但是大環境對不起我,所以我要把它Po出來,看看有沒有認同我。只要有人按讚留言,就表示我沒錯,當然不用去面對挫折感,更不需要改變」

日本前星巴克CEO岩田松雄在《成為讓上司值得託付的部屬》書中提到,每一個挫折背後其實都隱含一個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契機,但若將問題「外部化」,表面上我們會獲得短暫的舒適,長期來看卻是將成長的機會可能往外推

以前要抱怨,只能面對面,不然就要打電話(但也要等朋友有空)。現在手機一滑,臉書一敲,立刻就發送出去,更縮短了「犯錯→問題外部化→機會失去」所需的時間。俗話說,「越容易,越隨便」,高效能工作者不能不慎。





5、垃圾新聞

此分類又以某水果粉絲團為最:

「性侵連3次『就是喜歡老的』 嬤還遭毀容」
「太賤了!10大令人厭惡的機車面試官」
「為了新手機 正妹脫光跳河自拍」

試問我們知道這個社會有特愛性侵老人家的變態,知道有些面試官很機車,知道有女孩子為了手機跳河(且此篇實際是某S牌手機的置入行銷,連新聞都稱不上),對我們平日的工作、以及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有什麼幫助

而這三條,居然都是一個粉絲團在六個小時之內的文章,有時取消訂閱,還因為有人按讚而出現在首頁,可謂防不勝防。








今日小問題:

你最想「隱藏」的臉書動態是什麼樣子呢?

歡迎留言討論!




下集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