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光靠「追隨」就收買我的好書,推薦給你!



本文與天下雜誌合作

書名:給未來的自己:找尋生命中的五片拼圖,成為想被追隨的人




這本書當初打動我的點,是副標題「成為想被追隨的人」──好啦,說打動真的太保守了,根本是瞬間被「追隨」這兩個字給收買。誠如之前在領導,那條令人沮喪的漫路中提到的,老天爺其實很眷顧我,不到三十歲就給了我不下三回展現領導力的機會,但我都沒有把握的很好,也一再陷入自我懷疑與挫折感的泥沼。

但,我還是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帶領我所喜所敬的人一起前進,過程中大家彼此合作,最終各自攀上各自理想人生的高峰。我知道,拿海賊王作喻實在太老梗,但我們從小看的動畫包括爆走兄弟、中華一番、灌籃高手,不都因為這樣的熱血,讓我們慷慨激昂?

所以,一收到天下雜誌的導讀邀請,我沒花兩分鐘就答應了。

主角站在前面絕對不是因為他比較矮,
而是因為他是主角。


也幸好,我沒猶豫「進了醫院還有沒有寫文章嗎?」這種鳥事。因為這本書我越翻越覺得有趣!她像極了經典領導學著作《僕人》的理念嵌入《人生的四大秘密》(或近期較紅的《被討厭的勇氣》)的對話文體。而輕鬆的敘述語調,又有點像是《禮物》、《峰與谷》作者史賓賽.強森的寫作手法,讓人可以看得很快很輕鬆沒有壓力。

所以,先談談這本書適合什麼人來讀吧?

從內容來看,故事的主人翁,是個二十八歲,工作表現傑出,但在「領導」這個議題上一直沒辦法突破,甚至開始害怕帶人的優秀員工;從論述的深度和廣度來看,本書的筆法較輕鬆,厚度也比《人生一定要沾鍋》薄了不少。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這本書的目標族群,應是出社會兩、三年,看 Cheers 通常比看商業週刊還有感覺,慢慢開始從基層員工升任小主管的職場工作者,也很適合帶領社團的學生,或掌握升職門票的職場新鮮人預習。

特別是通勤閱讀族,或者時間有限的讀者。因為書中每一個主題都可以獨立學習,不會「擋修」。而本書最大的價值,這篇上班族該知道的祕密 : 功勞與苦勞的價值表做了極好的闡釋:

要更往上升遷,尤其開始進入管理職或是中階的管理職時,老闆考量的就是你是否能把知識與流程Share給團隊? 因為你要當主管,就得要活用團隊的力量,而不再是自己做而已,所以你得教出一些人。



換言之,當專業已有一定水平,想要再往上晉升,領導力將不再是加分條件,而是必要配備。所以,這本書給職場新鮮人或小主管,再適合不過。當然,如果你已經是個領導經驗豐富的主管、高階經理人,這本書雖然可能淺了一些,但作為引領新人的教材,還是相當不錯。

說完了我和這本書相遇的過程,該來聊聊內容。這本書闡述了五個重要的「領導特質」,包括:

第三章:第一塊拼圖──先為別人著想
第四章:第二塊拼圖──期待最好的結果
第五章:第三塊拼圖──以勇氣回應機會
第七章:第四塊拼圖──擁有對智慧的渴望
第八章:第五塊拼圖──概括承擔所有責任

其中,「期待最好的結果」和「以勇氣回應機會」,讓我好有感覺。

為什麼呢?因為其實我一直是一個「相對悲觀」的人,常常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做的不錯,鼓勵我學習犒賞自己;我卻念著自己在第四個環節的第二個步驟違背了預先排好的行程,結果大家都在慶祝歡笑,我怎麼樣就是開心不起來。

我常常在擔心著:
「如果我不這麼做,一定會怎樣怎樣」
「如果我當初跟他說了什麼,會不會成果不是八十分而是衝到九十?」
事實上,我會寫很多兩性相關的文章,真的不是我天賦異稟閱人無數,而是因為時時都活在警醒之中,如履薄冰啊!

但做為領導者,期待最好的結果是必要的(親密關係中,兩方不也是彼此的領導者嗎?)。因為,人們樂見希望,越是黑暗的時代,人們越期盼智者以不同的角度詮釋窒塞的現狀,然後帶領自己不斷嘗試突破。

上下班擠捷運公車還不夠無聊嗎?新聞報紙整天殺人車禍 Youtube 還不夠討厭嗎?我們生活在一個抱怨比生機還多的社會裡,真的要選個頭兒一起做點事情 ── 不管學才藝做生意都好 ── 當然會想跟那個眼睛冒著火頭上發著光,總嚷著「明天會比今天更美好」的熱情分子,而不是一個只求及格不想多做,以免多錯的庸人。

熱情的領導者不會浪費生命在無關痛癢的瑣事(期待最好的結果),他們將時間投資在眼中的理想未來。但源源不絕的熱情從何而來?因為他們不斷將自己眼中那個理想的未來持續和人分享,並且持續捕捉機會,身體力行(以勇氣回應機會)。於是,從他人得到的讚美、回饋,和內心自生的成就感,又支持著這些新一代的 Leader 邁向 Winner。

我常在講座中分享一段話:

如果我一個二十六歲沒有存款沒有人脈的新鮮人小屁孩,都能透過九個月的努力站上舞台,大家有專業有經驗,有什麼理由相信「自己一輩子只能這樣」?



而我熱愛分享的特質,也在加入聯合醫院這個氣氛較活潑的職場後後,像被放進塑膠袋的錐子一樣一下子就戳了出來 ── 先是揪了學長打壁球、又被老師發現筆記很特別,然後原本想要低調的演講和部落客經歷,也不知不覺不脛而走。

但我做了什麼嗎?我只是永遠相信別人聽了我的分享後對他會有幫助(期待最好的結果,而不是害怕被嫌臭屁愛現),然後把握每一次分享的機會,發揮最大能力講給對方聽(以勇氣回應機會,而非擔心講話欠缺邏輯或者自己不夠格)。結果,我在聯醫一個月內至少交了五個朋友。和當年剛進入台大醫學系的光景,截然不同。

雖然談不上什麼領導,但不知不覺能「帶著別人一起認識某某老師或某某書」,也算解鎖了一個技能點吧!

所以,看到書中強調這兩個觀念,對照最近的生活,我暗暗慶幸自己的「從心所欲」。



台灣目前處於一個低迷混亂的時代,但也正是年輕人最有機會高飛的時代。我們不能求一步登天,但可以審慎樂觀、積極嘗試,透過分享和理念的散佈,結交志同道合的族人──這是我的理念,也將是貫徹始終的習慣。所以,如果你和宣澤一樣,總是拚著自己多出來的一點熱血,期盼能夠和人們一齊改變世界,這本《給未來的自己:找尋生命中的五片拼圖,成為想被追隨的人》,推薦給你,作為周末閒暇的咖啡讀物。



博客來連結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