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宣澤
金萱募資大獲全勝令人喜悅,但看到有人批評 Justfont 團隊是打著「台灣」之名,消費大家的族群/國家/地域認同.....才能夠獲得這次成功。讓我一方面感到莫名其妙,二方面又實在不吐不快。所以在臉書上發文後,我決定再另寫一篇文章,談談我認為這次金萱為什麼能夠成功。
我認為金萱大捷,完全不是僥倖。因為他們掌握了三大因素: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值得所有新創事業者學習,我也將終身奉為推出服務或產品時的指導方針。
天時:募資風潮興起,專業團隊輔導
如果金萱募資案是十年前推出,除了打電話向人私募,應該沒什麼法子了吧?但十年後的今天,一來網路發達、二來從國外的 kickstarter ,到台灣的 flyingV ,到現在還有特別輔導募資團隊的貝殼放大等已經成熟;三來台灣人已經慢慢脫離「購買」的「我付了錢馬上要拿到東西」的觀念,對「募資」這種「先付出後得回報」的模式已經漸漸熟悉。三個時機構成良好的天時,讓金萱有機會快速募資。
而且就這麼剛好,台灣代工黃金年代已經過去,在這個百業微利、新貴變心跪的時代(連醫療業都在賠本做),人人都知道發展品牌、走服務、做行銷的重要性。也因為大家開始重視(雖然較日本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設計、美感的重要性,以至於前陣子八千元設計案才能引起這麼多共鳴。
事實上,如果台灣人其實還停在「東西能用就好,好不好看沒差」的工業時代思維,那誠品、無印良品也不會這麼紅。
所以,當美感意識抬頭,又有網路平台支持。金萱的天時,抓得漂亮。
地利:台灣缺字已久,好貨價高難得
金萱能成功的第二個理由,就在於他是在台灣「本地」自產的字體。
我雖然不算設計人,但從小做做班級網頁、弄弄傳單、製作簡報,從 Photoimpact 玩到 Powerpoint ,對字體不可說專業,但也算有點認識。但我認為,台灣的字體產業真的已經走到了一種山窮水盡的程度:
首先,多少人願意花錢買正版字體?
再來,就算想買正版字體,買得起?
前陣子看 HTC 全面改成信黑體,加上很多網頁設計與簡報達人都推薦信黑體為「電腦上閱讀最舒適的黑體」,我就想說「如果這一套字體一兩千塊就能授權個體使用,那我何不買來看看?」
結果你知道一套多少錢嗎?連結在此。
看到了嗎?一種粗細就要一萬元以上!套裝購買也要三到四萬!如果我不是可以靠設計吃飯的人,怎麼可能去買這種字體?
事實上,根據私下採訪設計師的結果,也不是每家事務所都願意投資這個金額。可想而知,這種定價策略,市井小民只好違背良心下載「謎版」。
這就是供需之間的落差,但金萱募資2980一套字體,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募資成功還說可以多授權一台,真是賺到。
最後,就算你想買,還未必買的到!
舉最有名的蒙納剛黑體為例。為什麼有名呢?因為大家一定看過這個標語:
圖片來源:字戀週報 http://blog.justfont.com/2014/03/fweekly-1/ |
「明日拆政府」的字體就是蒙納剛黑體。這個字體隨著近來公民運動的發展,他「剛硬」、「威猛」、「大聲」、「超屌」的形象漸漸植入我心。但是,當我在google上搜尋「蒙納剛黑體 購買」,你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嗎?
我透過粉絲團找到了這個網頁,才知道原來蒙納是香港公司,可是我在網頁上找半天還是找不到怎麼買......很諷刺不是嗎?近期在台灣最紅的字體,居然不是由台灣人自己製作的。
這就好像如果你訪問一個台北人「最能代表台北市的菜餚是什麼?」,他竟回答你「港式飲茶」,這不是很瞎嗎?相較於日本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開發專屬於自己城市的字體,台灣人要找到「自己的字」,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所以金萱地推出一來滿足了大家對台灣本地缺好字的期待,二來他的訂價策略也解決了個體戶「想要買好字卻被迫下謎版」的困境,大佔地利之便,自然成功可期。至於金萱是不是真的能代表台灣精神?這本來就是主觀見仁見智的問題。事實上,就像我在臉書上寫的,就算她不冠上台灣二字,我還是會支持到底。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第三個原因──「人和」。
人和:積極經營品牌,社群粉絲相挺
圖片來源:Justfont 部落格 |
天時地利縱然重要,但我認為金萱大捷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和 ── 也就是 Justfont 團隊本身的努力。
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就不贅述了,大家可以參考他們的部落格和書:
我為什麼要支持金萱?為什麼在收到簡訊三分鐘內投資完畢?很簡單,因為同樣身為一個重視美感的人,我有 120%的把握確信自己沒有他們這麼強大的熱情來搞「字」這件事情。光看文章就知道,他們對台灣字體的探究和思考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甚至龜毛的程度,就像葡萄酒名人 Robert Parker 一樣,專注重視每一分細節,以能獲得尊重。
試問,我們對自己的興趣或工作,有這樣的專注嗎?
這種精神,那怕金萱字體現在還不夠完美,我也願意支持這個團隊繼續走下去。就像羅輯思維羅胖所說的那樣:
「很多人只是愛你的產品,不是愛你(所以他們要求打折、最好免費)。而互聯網時代要想成功,得讓人家不一定愛你的每件產品,但他們愛你。」
我認同 Justfont 這個團隊,所以我不會當個坐在鍵盤後面幫他們算成本、下指導棋的評論家,更不會酸說什麼「解決了台灣人的自信問題」。而是掏出錢包親力親為催生金萱。Justfont 做了我們大家就算想做未必有能力做的事情,那些大放厥詞的人又做了些什麼?
你說我理盲濫情也罷,但我就是樂見台灣有人站出來挑戰大家覺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多少人期待台灣的「文創」發展,但又對「用文化賺錢」嗤之以鼻?拜託!創業不賺錢,要怎麼養活自己、養活員工?不賺錢,又怎麼改良產品讓更多人受益?金萱募資案成功,正是小蝦米透過社群經營,利用網路快速集聚資源的絕佳範例。正因為 Justfont 的默默耕耘,讓大家喜歡他們在先,而願意投資在後。
試問,那些鍵盤魔人們,願意為自己的喜好賭下青春和財務安穩嗎?
我自詡目前做不到,所以好好做個支持、追隨者。金萱能夠成功,「人和」功不可沒。
結語:文創不能停在創意,重點是成為「產業」
我非常佩服一個日本藝術家村上隆,他的作品跟講話一樣有個性──甚至有「個性」到讓人不敢恭維。但他堅持藝術和商業一定要結合的霸氣,讓我相當印象深刻:
對錢強烈的慾望不會妨礙藝術創作 ...... 藝術家必須如何與慾望相處。如果藝術家都希望一直創作下去的路,那必須賺錢求生存,光靠「才能」就想在社會生存下去?是不可能的事。說台灣有很多有才華的人,沒人能反對;說台灣有很多有潛質的藝術家,更是沒人能吐槽。但,可惜的是,華人教育使許多人對「賺錢 = 罪惡」的執念太深,結果滿腹才華的創作者要不放棄,在職場上鬱鬱寡歡;要不就是孤注一擲追逐夢想,卻落得啃吐司吃泡麵。
金萱的成功,正是台灣透過商業力量,幫助藝術實現、有才者得以開心創作的成功典範。我們不僅應該支持,更應該對更多日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挑戰極限的新創團隊一視同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台灣成為一個對創意更友善的環境(而不是期待政府的補助)。我期勉自己永遠堅持這個信念,也歡迎有志一同者結伴同行!
或者對於「金萱募資大捷」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