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ARCHIVE      回首頁      LEARN       FEEDS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給 PGY:我看見的萬芳內科與仁愛內科(中)




中篇要分享的是第五到第八個評估點,分別是:

5. 跟 Team 方式(病房制或主治醫師制)
6. 可訓練的次專科
7. Clerk 和 Intern  和   8. PGY

(上篇請點這裡




正文開始前還是想澄清一下:這系列文章並沒有打算偏袒哪一家內科 —— 事實上,我希望兩家都招滿,畢竟偏袒哪家對我也沒有任何好處,萬芳再怎麼塞也只剩下兩、三個名額(截至 2017/03/16),我也不期望所有還沒落腳處的 PGY 通通擠來萬芳,那只會造成學長姐和主任面試的困擾,真的沒有必要啊!

這系列文章的目的如下:「公評」。我覺得與其把自己所在的科部說的多好多好(然後其實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不如跳脫出自己萬芳住院醫師的身份,單純以一個經驗分享者的角度來呈現我所認識的兩間內科,然後讓大家去評斷自己比較適合哪裡。

就像是網路上比較A牌掃地機跟B牌兩家特色的「開箱文」,我不否認是希望大家對萬芳和仁愛多一點關注,同時也讓我自己越來越貧瘠的部落格多點流量。而我也希望大家體諒 —— 寫這些文章做這些比較是要花力氣的,而我花費時間生出這個作品,如果能對需要的人(面試者)有好處,而我也能實現我的目的(兩間醫院得到關注、部落格流量),不是很好嗎?

然後,還是希望強調一下:畢竟我在仁愛內科的時候身分是 PGY 而不是 R,而且待的時間比較短(只有三個月),所以有些事情看得不夠透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不吝提點、批評。完畢,以下進入正題。








五、跟 Team 方式:仁愛採病房制、萬芳採主治醫師制


無論在仁愛還是萬芳,感染科主任每每都像汪洋中的救生筏,
是令人尊敬無比的大神級人物啊!(圖為仁愛感染科主任蘇振義醫師)

顧名思義,在仁愛我們以單一一個病房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在萬芳我們則是一次跟一個主治醫師。

前者的好處在於「不用跑來跑去」,但同時間照顧多位主治醫師的病人是家常便飯。由於仁愛是地區醫院,在佔床率要求與急診掌握簽床權力的兩種特性夾擠之下,「專科病房一般化」幾乎是無法逆轉的事實

換句話說,假設我守的是原先劃分為肝膽腸胃科的 11 西病房,但手上同時有 GI、CHEST、Infection 不同科不同醫師的病人的狀況完全是家常便飯。個人分散度最高紀錄是 12 個病人分屬 9 個不同主治醫師,如此結果就是雖然不必在不同病房跑來跑去,但工作節奏很容易被不同主治醫師極難掌控的查房時間表切得細碎,陷入「這邊還沒忙完又得離開座位」的窘境。

因此,作為「彌補」,仁愛內科有個不成文規定 —— 每個住院醫師剛換到一個病房,就可以先選擇(先搶先贏)一台自己專屬的電腦,有點像是一般上班族的工作桌,這樣回來後就能比較快重新接續前一份工作,算是給住院醫師的一個小小福利。

因為固定在一個病房,所以才能把待處理的病歷這樣堆起來(誤)


與此對照,萬芳醫院採取的是光譜另一端的「主治醫師制」,也就是一個住院醫師一個月內只會跟特定的一位/群主治醫師(後者發生在如果一個主治醫師病人太少的情形下,例如在心臟內科)。好處是每天查房時間容易掌控,住院醫師更方便安排自己的工作節奏;但壞處是 —— 在佔床率要求與急診掌握簽床權力的兩種特性夾擠之下,病人分散在不同樓層幾乎是無法挑戰的鐵律

我最高紀錄是,12 個病人,分散在四個樓層的六個不同病房。倒不是說爬樓梯很累,而是對我這種極重視工作效率並且熱衷於改善工作流程的人來說,一天重複五次「在一個病房寫完病歷就得離開到另一個病房重新找電腦重新找出病歷重新打開視窗」簡直是場惡夢!而由於住院醫師這種有如遊牧民族的特性,幾乎在各護理站自然也不會有「專屬」的電腦(註1),甚至時不時還會面對所有電腦使用中,得到對面護理站去開醫令的窘境。

說實話,對於病人分散這件事,我也曾偷偷在自己的日記裡多次抱怨。但抱怨又能如何?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行業,年輕醫師學習去適應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幸好,萬芳內科今年已全面推行醫囑電子化,至少,我們不用為了一顆普拿疼從九樓跑到十一樓。

這兩種制度都不完美,各有利弊,我想這就是規模較小的,以社區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院都會遇到的問題吧!


在以病房制的為主的醫院工作,一天走不到 2000 步是家常便飯啊(QQ)




六、可訓練的次專科

再次感謝來自仁愛的網友勘誤


作為醫學中心,萬芳醫院在次專科訓練上較有優勢:內科部分,除了風濕免疫科,只要學會有名額就都可以訓練,不管未來想操內視鏡還是想玩抗生素,到了 R3 要面臨醫學生涯第二次抓周時,幾乎不用擔心因為無法訓練而必須以減薪、改變生活型態與通勤習慣為代價,到另外一家醫院從頭開始

而仁愛在本院可訓練的次專科有 GI, Meta (Endocrine) 和 Chest ,其他科別需要到台大、榮總等願代訓,例如三年前紅到半邊天的腰子科(Nephro)就無法,對於不太喜歡更動生活型態的人來說,有點可惜。

當然,也不是說換醫院訓練就世界末日,但我的考量點是:在現行訓練制度下,住院醫師第三年時,男生 30 歲,女生多半也接近 30 (以上不納入重考、延畢或個人因素,故實際年齡可能更大)。普遍來說,許多人開始有穩定對象正在規劃未來,甚至已經結婚共組家庭。如果這個時間點還要考慮為了代訓而減薪、改變生活,勢必衝擊到跟另一半的既有規劃。

不過,也有些人天生就習慣不斷變動的生活,不計較薪水,也未必有「家累」需要考量。如果你是這種幸運兒,第六點將不會造成你任何困擾,姑且可以當作宣澤的杞人憂天。




七&八 Clerk、Intern、PGY:萬芳三者不絕,仁愛有 PGY



由於屬於北醫體系,萬芳的 Clerk、Intern 可說是源源不絕,直接帶來的好處當然就是導尿管、鼻胃管、動脈血不用住院醫師出馬,值班接病人也不用自己做心電圖,真是豪棒棒啊!簡直是初嘗權力的甘甜呢嘿嘿嘿(無恥)

不過,敢指定人家做事,當然也不能媳婦熬成婆一副看戲心態。在萬芳,教學可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乃至資深教授都無比重視的一項價值,從值班時會被指定要 Cover 、Teaching 學弟妹接病人,到每週一定期舉行的 Challenge Round,都體現了學長姊親身教學的以身作則。

而看著 R4、R5 被我們一 Call 就都毫無怨尤地支援 CVC、Lumbar puncture,我們又怎麼好意思在 Intern 接完一個因為喘入院的病人時,不順便指導一下心臟衰竭惡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偏袒萬芳,但是這樣嗎?

我們就打開天窗吧 —— 有些人其實對教學,就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更期待的是每天最短時間把工作完成然後念書或做自己的研究、早點下班。在此前提下,如果每天有個 Intern 在他身邊晃來晃去,三不五時還要請他 Cover Procedure 或病情解釋 ⋯⋯ 我相信他有的更多是壓力而非喜悅。

就算自詡有教學熱情,值班隔天還是比較想回家睡覺啊⋯⋯

臨床厲害的醫師未必擅長教學,擅長教學的醫師未必熱衷研究。但你說哪種人比較厲害或值得稱許嗎?我覺得不,這就像有人喜歡吃生魚片有人喜歡烤熟了沾檸檬汁一樣,各有所好罷了。

而仁愛內科的 Intern 、clerk 相對少很多,所以雖然還是有教學任務,但 loading 相對萬芳來得輕,這也是兩家內科的不同點。

當然,作為不用教學 Intern 的代價,foley 請自己 on (笑)。

至於 PGY,兩家醫院的都會有固定的人數,差異不大,不多贅述。






註1:在萬芳少數病房還是會有本質是主治醫師制,但實際執行狀況類似病房制的情形,例如心臟內科、血液腫瘤科,以及 PGY 所在的一般內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