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宣澤
註1:最近狂看對岸羅輯思維,不知不覺語氣總想帶著點中國味,還請大家包涵。
註2:5/12 10:30更正:作者表示自己絕對是結構與邏輯的信奉者,當天聊到的哲學,哲學的基礎也是建立在邏輯上。我解讀上有謬誤,故保有原先貼文,並向作者致歉
從沙發衝浪聊到課題分離; 從EVERNOTE談到閱讀習慣。 |
苡絃說,她曾經去上過部落格寫作課,老師也是要求他們:
「你們要想快速抓住市場,就不能超過3000字,超過就沒人看了......要強調1、2、3,這樣才符合現代人網路時代的閱讀特性......還有啊,結構要清楚,這樣人家才能短時間內抓到重點......」
恩,說實在,我每一項都好贊同,這也是我從去年七月開始比較熟悉的寫作風格。
但苡絃認為,她骨子裡並不是個信仰結構和邏輯的人,她就是喜歡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特別前後呼應、不特別結構嚴明(註:以上五句話是我個人誤會,不是作者本文,再次致歉)。而事實也一再證明當她不格外迎合市場需求、全力自我揭露與抒發時,文章的流量就特別好,回應也特別多──什麼10萬人轉載啊,20萬人討論。哇!這數字對我而言,還真是不折不扣的瘋傳,聽得我都驚呆了!
說實話,我對這種有才的女孩子就特別欣賞(不是那種欣賞啊),但這也引出了我作為業餘文字工作者的一個疑問:寫作者身為創作的中心,究竟是考量自己重要,還是讀者重要?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普世都能接受的結構/樣板/模式,來讓自己的文章更好讀?
但也有一派人認為,當寫作淪為純粹為了掙錢的工具,作者的靈魂和辨識度就不見了。更何況,真實地呈現自己,才能有機會找到真正的知音啊!在網際網路這麼方便的時代,搞定一小群人(小眾市場)遠比讓所有的人開心都重要。既然如此,那應該多多聚焦在自己才對。
就如苡絃昨天提到,她發現當自己的情感被迫變成「展示品」的時候,就無法自在地自我揭露,文章就總少了些什麼。結果,不只是作品自己看了都不滿意,市場的反應也很糟糕。
所以囉哩八唆來來回回講了這麼多,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答案呢?
這讓我想到去年參加部落客MBA(五月二號的回訓居然無法參加,殘念)的時候,于為暢老師說過的一段話,他說:
為什麼要糾結呢?就兩個都寫嘛!
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我是覺得挺有道理的。怕寫哲學文太意識流孤芳自賞?那就偶爾寫點輕鬆好讀的食記平衡一下;擔心整個部落格都是好吃好玩的顯得沒深度?那也一個禮拜來篇嚴肅的,做點人生省思囉?畢竟,人生多元化也算是作者的一種專業,能夠兼顧有料、有趣,也是作為文字工作者的責任之一。
為啥呢?因為我認為各種類型的作品,無論文章、音樂、繪畫,都是創作者心靈世界的體現。從腦,到手,到紙,每個階段能呈現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打折」,就像綜藝節目裡經典的「超級比一比」一樣,經歷一層一層的削減,那個味道就都變了。
所以,如果創作者生活型態很單一、眼界很侷限,那他的作品一定也只能更單一、更侷限。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叫做「夏蟲不能語冰」,大概就是這意思。
所以啦,內容流俗也好,架構樣板化、模式化也罷,都得取一個中庸之道。創作是很主觀的東西,既然主觀就沒有標準答案。就像苡絃說的,「誰說一萬五千字的文章就不會有人看?」;當大家都在「OOO的五個祕訣」、「全球瘋傳的三張照片,不看你就落伍了!」,誰又能說配合市場需求絕對是必勝法則?我們能做的,還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得豐富、精彩、有內涵,然後適時地根據自己當下不同的目的,選用適合的寫作方式,然後尋得和自己有共鳴的讀者,用真誠的心去互動,然後,贏得在世界上的那一點兒影響力。
不知道這篇去結構化的文章,大家看了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