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想用驚嘆號讓人買單嗎?說服力更低。

作者:李宣澤





不曉得是不是受東O或M開頭購物台主持人的影響?不少銷售人員養成了比大聲的習慣,好像誰講的大聲,業績就會比較好。

而這習慣帶到不能講話的社群網路上,就成了連串的驚嘆號

發現了不得了的秘密!!!!!!


只剩今天!!!!


破盤價!!!!!!!


今天不買就沒機會了!!!


不知道是否我個人有文字潔癖?我總覺得這些驚嘆號非但不會加強我的購買意願,反而攪動起我內心深處的負面觀感,連帶對銷售人員的水準大打折扣。

原因無他,因為這些驚嘆號給人一種「戳」的感覺 ── 每看到他們一次,就好像被他戳了一下,直從眼睛傳到心裡,偶一為之還好,當成串的驚嘆號排排站,就好像隔壁同學每次轉過頭來,就連續戳你個五六下,然後每節下課都這麼幹

試問,你是愉快多一些,還是不爽更多?

我可以理解銷售人員希望透過聳動的文字和標點符號促發購買,但如果這麼做可能會激起對產品的負面評價,甚至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那這個策略就有商榷的空間了。就一個消費者而言,我認為以下三種傳達方式,較能同時達到傳遞資訊又維持個人口碑的做法,分別是生活化分享見證平衡貼文語氣中肯


生活化分享見證

顧名思義,就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自己透過產品得到的好處。為什麼要強調生活化呢?因為許多人會分享自己的見證,但方式太商業化。兩者的差別在哪裡呢?舉例來說:

這是我認為比較生活化的例子:

圖片已移除

這個女孩瘦嗎?瘦;
她賣什麼的?瘦身產品;
他有沒有把產品秀出來?沒有;
有沒有直接講「我是靠瘦下來的,趕快來買」?更沒有。

她只是用照片證明她真的身材很不錯,用文字敘述他的人很不錯(會陪朋友運動),而且維持身材還能吃的很不錯(右下角)?如果是我,就會對她到底怎麼做到的非常感興趣,說不定看完貼文就真的私訊了。

至於商業化的例子,大家的臉書上應該很多,我的則是多半都取消追蹤了,就不特別舉例,畢竟批評人家也不是什麼道德事。


平衡貼文

就是生活和產品相關的文章要「輪流PO」。

說到這個自己就很汗顏,我現在回頭看自己2011年的臉書,說實在也是半斤八兩。雖然未必跟 XXXXX 的產品有關,但剩下的也幾乎都是教育訓練活動經營心得。試問,如果是你,發現我臉書都是這類訊息,還會想繼續追蹤我嗎?





圖片已移除



經營心得貼文

我必須說實話,回頭看過去的自己,我可能也會取消追蹤吧?

我認為大家可以參考一些名人的做法,包括醫學美容廖苑利醫師的臉書粉絲團,她在個人臉書上大量揭露個人的生活,建立親近感;又在粉絲團上勤勞回應(嗯,姑且相信不是工讀生)準客戶的詢問。對我而言,這種認真,就會達到不銷自銷的效果。

如果還沒有到廖醫師的等級 我也沒有阿阿阿 ,至少練習每PO一則產品/事業/工作相關訊息,就PO一到兩則生活趣事。旅遊也好,美食也罷,總之就是用一些幾乎大家會感興趣的主題來平衡資訊,這不只是我在說,網路達人于為暢在部落格教學課程也是這麼說,有興趣,可以點這裡


語氣中肯

回歸到本文開宗明義的「驚嘆號」,其實銷售者們可以想想:就算不用驚嘆號,句子的感覺就會比較弱嗎

我們看看另一個例子:

(找圖時發現,真正的銷售高手,臉書上幾乎都不PO產品,都在分享個人的生活與品味,果然這樣才是高手阿......)




圖片已移除


這位玉青想要分享的是自己合作的公司很棒(最後一句)。但大家可以發現,她只是純粹把既有的資訊順暢地表達出來,除了用來強調幸運的那一枚驚嘆號,223字中,沒有再出現任何一個。

但,大家會覺得,這樣的文字沒有力道嗎?

會覺得應該多加一些驚嘆號,人家才會覺得公司很厲害嗎?

只要是對人有用的資訊,先問問:讀者信任不信任我們?有沒有相關需求?我們的敘述方式能不能被她接受?大聲公、驚嘆號,用意是轟炸讀者以求注意力。但我覺得,若符合以上四點,就算不依靠驚嘆號,只是輕描淡寫,也一定會被注意到。



結語



不管在新創事業或是一般公司的行銷部門,文案撰寫的心態和技巧一直都是個重要課題。但不知為何,似乎許多直銷公司和保險業還不夠重視這點?導致很多新進人員非但沒透過社群網站建立對工作有幫助的個人口碑,反而在無意間親手葬送了人際關係和生意機會。

如果是在臉書上PO文,至少可以先翻翻這本《Facebook文案讚!人財兩得的網路文案經營術》,掌握一些基本觀念;要想更精進?建議大家直接搜尋文案達人創意事務所,負責人是在業界素有名氣,目前也在世新大學和文化大學開班授課的唐崇達老師。

套一句台灣經典歌手李宗盛的名言:「把一首歌唱好很容易,但要把一首歌唱到深刻雋永那就不簡單了」,把字寫上臉書很容易,但要讓文字有親和力讓人不討厭又達到銷售的效果?你說這不叫專業,什麼是專業呢(笑)?